早上刷牙时发现牙膏泡沫里带着血丝,很多人反应是"上火"了。但你知道吗?这可能是牙周病发出的个警告信号。作为困扰我国近90%成年人的口腔问题,牙周病正在悄悄侵蚀许多人的牙齿健康。
简单来说,牙周病就是牙齿周围组织发生的慢性炎症。就像房子的地基出现问题会影响整个建筑一样,当支撑牙齿的牙龈、牙槽骨等组织受损时,牙齿就会开始松动。很多人直到牙齿松动才意识到问题的性,这时候往往已经错过佳治疗时机。
牙周病的发展通常分为三个阶段:牙龈炎、早期牙周炎和晚期牙周炎。初可能只是刷牙出血、口臭,随着病情发展会出现牙龈萎缩、牙齿敏感,终导致牙齿脱落。
除了常见的牙龈出血,牙周病还有很多容易被忽视的表现:
- 晨起时口腔有异味,即使刷牙后不久又出现
- 牙龈颜色变深红或紫红,看起来"胖嘟嘟"的
- 吃东西时感觉牙齿使不上劲,咬合不舒服
- 牙齿看起来"变长"了,其实是牙龈在萎缩
- 冷热敏感突然加重,连呼吸冷空气都觉得难受
危险的是,牙周病早期往往不痛不痒,等感觉到明显不适时,牙齿支持组织可能已经损失过半。这也是为什么牙医总强调要定期检查的原因。
近年研究发现,牙周病与多种全身疾病密切相关。口腔中的炎症因子可能通过循环影响全身,增加患心血管疾病、糖尿病、呼吸系统疾病的风险。对孕妇来说,的牙周病甚可能影响胎儿发育。
反过来,糖尿病患者如果同时患有牙周病,血糖控制会更加困难;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口腔炎症可能加重血管内皮损伤。这种双向关系提醒我们,口腔健康确实是全身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预防牙周病其实并不复杂,关键是坚持做好以下几件事:
1. 正确的刷牙方法:建议使用软毛牙刷,采用巴氏刷牙法,每次刷牙不少于2分钟。很多人刷牙力度过大,反而会损伤牙龈。
2. 每天使用牙线:牙刷只能清洁60%的牙面,牙缝中的食物残渣需要牙线来清理。不用牙线,相当于有40%的牙面从来没刷干净过。
3. 定期洗牙:即使每天认真刷牙,牙结石还是会慢慢形成。建议每6-12个月进行一次洁治,去除刷牙无法清除的牙菌斑和结石。
4. 戒烟限酒:烟草中的化学物质会牙龈组织,酒精则会影响口腔菌群平衡,这两者都是牙周病的重要诱因。
如果确诊患有牙周病,也不要过度紧张。现代牙周治疗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:
- 基础治疗:包括洁治、刮治和根面平整,去除菌斑和牙石
- 药物治疗: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局部或全身药物控制感染
- 手术治疗:对于病例可能需要进行牙龈翻瓣等手术
- 维护治疗:定期复查,防止复发
需要提醒的是,牙周病治疗是个长期过程,需要医患密切配合。患者自身日常的口腔护理往往比医生的治疗更重要。
1. "洗牙会让牙齿变松":洗牙后感觉牙齿松动,其实是原本被牙结石"固定"的牙齿了正常状态,说明牙周组织已经受损。
2. "牙龈出血是因为刷牙太用力":健康的牙龈即使用力刷牙也不会出血,出血本身就是炎症的表现。
3. "老了掉牙是正常的":牙齿脱落不是年龄增长的必然结果,大多是由于长期牙周病未得到有效控制。
牙齿是我们终身使用的"工具",保护好牙周健康,才能让这口好牙陪伴我们更久。下次刷牙出血时,别再简单归咎于"上火"了,及时就医检查才是明智之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