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这颗牙非拔不可吗?”当牙医给出拔牙建议时,很多人都会心头一紧。作为从业15年的口腔医生,我理解大家的担忧——毕竟谁都不想无故失去身体的一部分。但有些情况下,拔牙确实是保护口腔健康的佳选择。今天就和大家,哪些情况需要拔牙,以及如何让这个过程更安心。
常遇到的拔牙情况是智齿作怪。那些横着长、顶着邻牙的智齿就像定时炸弹,不仅可能引发反复发炎,还会把前面的好牙顶坏。另外,龋坏的牙齿如果无法通过根管治疗挽救,或者牙周病导致牙齿松动到Ⅲ度以上,保留它们反而会危害周围健康组织。
有些家长关心的乳牙滞留问题也值得注意。该掉不掉的乳牙会影响恒牙正常萌出,这时候及时拔除反而是在帮孩子。还有正畸需要减数的患者,医生会根据咬合情况建议拔除特定牙齿。
建议选择上午拔牙,这时候医生和患者的精力都比较充沛。记得吃顿饱饭,空腹容易低血糖,但别吃太油腻。有高血压、糖尿病等慢性病的患者要提前告知医生,可能需要调整用药。
女性要避开生理期,这时候凝血功能会下降。长期服用抗凝药物的患者需要遵医嘱停药3-5天。这些细节看似琐碎,但能大大降低术后出血风险。
现在的麻醉技术很成熟,打麻药时医生会先用表面麻醉减轻进针不适。整个过程中你只会感觉到医生在操作,但不会有疼痛感。复杂的阻生齿可能需要切开牙龈、去骨分割,但这些都是操作。
听到器械声音不用紧张,牙科手机(就是那个会喷水的小电钻)是用来磨除阻碍牙齿拔出的骨组织。整个过程通常15-30分钟就能完成,复杂病例也不会超过1小时。
咬紧棉球40分钟不是随便说说的,这个动作能帮助血凝块形成。24小时内别漱口、别吐口水,这些动作产生的负压可能导致血块脱落。可以冰敷脸颊,但别直接贴皮肤避免冻伤。
饮食从温凉的流食开始,第二天就可以尝试软食。避免用吸管喝饮料,吮吸动作同样不利于伤口愈合。如果医生开了抗生素,一定要按时吃完整个疗程。
正常情况下,术后2-3天肿胀会逐渐消退。如果出现剧烈疼痛、肿胀加重、发烧超过38.5℃,或者伤口持续渗血,别犹豫立即医生。干槽症虽然发生率不高,但及时处理很关键。
后提醒,拔牙后不要急着吸烟、喝酒,少忍过72小时。也别用舌头去舔伤口,我们的唾液含有溶菌酶,过度刺激会影响愈合。按照医嘱复诊拆线,一般7-10天就能完全。
牙齿是我们重要的咀嚼器官,能不拔尽量不拔。但该拔的时候果断处理,反而能避免更多口腔问题。选择正规医疗机构,配合医生建议,拔牙也可以是个轻松的小治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