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人刷牙时牙龈出血不当回事,照镜子发现牙龈红肿也觉得过几天就好了。殊不知,这些可能都是牙周病发出的警告信号。据新统计,我国35岁以上人群中,超过80%都患有不同程度的牙周疾病。今天我们就来这个容易被忽视的口腔健康"隐形"。
牙周病的发展就像温水煮青蛙,初期几乎感觉不到疼痛。阶段是牙龈炎,表现为刷牙出血、牙龈红肿。这时候如果及时治疗,完全可以。但若放任不管,就会发展为牙周炎,细菌开始牙周组织和牙槽骨。后阶段牙齿会松动移位,甚自行脱落。
更值得注意的是,牙周病细菌可能进入循环,增加心脑血管疾病、糖尿病等全身疾病的风险。孕妇若患有牙周病,还可能导致早产或低体重儿。
如果你经常遇到以下情况,建议尽快到正规口腔医院检查:
1. 刷牙或吃东西时牙龈出血
2. 牙龈红肿、敏感或疼痛
3. 牙齿看起来变长了(其实是牙龈萎缩)
4. 牙齿松动或位置
5. 持续性口臭
6. 咬合时感觉不舒服
针对不同阶段的牙周病,医生会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:
轻度患者:通过洗牙去除牙结石,配合正确的刷牙方法,一般2-4周就能。
中度患者:需要进行龈下刮治,清除牙龈深处的牙菌斑和结石,可能需要3-6个月定期复查。
重度患者:可能需要牙周手术,配合骨移植等治疗。极少数情况下需要拔除无法保留的牙齿。
特别提醒,一些商业机构鼓吹的"一次牙周病"是不可能实现的。牙周病治疗是个系统工程,需要医生和患者的长期配合。
预防永远胜于治疗,日常做好这几点很重要:
1. 每天刷牙2次,每次不少于2分钟,要特别清洁牙龈边缘
2. 坚持使用牙线或冲牙器清洁牙缝
3. 每半年到一年洗牙一次
4. 戒烟限酒,控制血糖(糖尿病患者更易患牙周病)
5. 均衡饮食,适量补充维生素C
6. 选择软毛牙刷,避免横向用力刷牙
误区一:"洗牙会让牙缝变大"
:牙缝本来就是被牙结石填满的,清除后才会显露。不洗牙只会让问题更。
误区二:"牙龈出血是上火,吃点药就好"
:单纯吃药治标不治本,必须通过口腔清洁去除病因。
误区三:"老了牙齿松动是正常的"
:牙齿脱落不是必然的衰老过程,大多数是长期牙周病未治疗的结果。
记住,牙齿是我们身体的器官。牙周病早发现早治疗,才能避免"老掉牙"的悲剧发生。如果发现上述症状,建议尽快到正规口腔医疗机构就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