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午茶约了闺蜜小林,她突然捂着嘴说"近刷牙老出血,牙医非让我洗牙"。我还没来得及接话,她又补了句:"听说洗牙会把牙缝洗大?"这话让我想起上周接诊的先生,明明满口牙结石却说"我每天刷牙三次,根本不用洗牙"。关于洁牙的误解,实在太多人踩坑了。
牙刷就像扫把,再用力也扫不掉墙上的陈年污垢。我们门诊的超声洁牙仪经常洗出整块的褐色牙结石,患者往往震惊:"这真是我牙齿上的?"更扎心的是,有位设计师洗完牙问我:"医生,我门牙中间这条黑线该不会..."——那正是被结石包裹多年的原始牙缝。
很多人觉得洗牙是锦上添花,殊不知牙周病早被WHO列为失牙首因。去年有位35岁的投资人,就因为常年不洗牙导致多颗牙齿松动。洗牙时那"滋滋"的超声波,其实是在清除导致牙龈萎缩的罪魁祸首——牙菌斑和结石。记住,出血的牙龈不是被洗坏的,而是原本就发炎了。
误区一:洗牙会损伤牙釉质?
正规操作的超声波洁牙头是圆钝的,工作原理就像震碎玻璃上的冰碴,对牙齿的伤害还没有你用力横刷牙。
误区二:洗完牙敏感是弄坏了?
被牙结石包裹的牙根突然暴露当然会敏感,就像冬天突然脱掉羽绒服。这种暂时性敏感通常1-2周就会消失,用感牙膏能缓解。
误区三:牙缝变大是洗出来的?
那些"新出现"的牙缝原本就被结石填满。有位患者洗完牙说"能塞进名片了",其实该庆幸及时阻止了牙龈继续萎缩。
误区四:洗牙能让牙齿变白?
洗牙只还原牙齿本色。就像洗脸不能把黄皮肤洗白,想要美白得靠其他项目。
误区五:每天认真刷牙不用洗?
再好的牙刷也清洁不到牙龈下3mm的菌斑,这些隐蔽会在你看不见的地方牙槽骨。
如果你符合以下任意一条,建议每半年洗一次:
• 刷牙时牙刷上有粉色泡沫
• 照镜子发现牙龈边缘有黄色硬物
• 习惯用单侧咀嚼
• 有抽烟、喝咖啡习惯
• 戴过矫正器
上周有位小姑娘紧张得攥皱了我的白大褂,其实洗牙流程很简单:
1. 先拍全景片评估牙周状况
2. 超声波去除大块结石(会有轻微酸胀感)
3. 喷砂处理色素沉积(像给牙齿做SPA)
4. 抛光让牙面更光滑
全程30-40分钟,怕敏感可以要求医生调低功率。记住,洗牙不是越痛越好。
见过可惜的病例是洗完牙三个月又长满结石。正确的维护应该是:
• 洗牙后48小时内避免冷热刺激
• 改用软毛牙刷和牙缝刷
• 每年做1-2次牙周检查
就像汽车保养,定期洗牙能省下后续昂贵的种植牙费用。
那天小林洗完牙发消息给我:"原来健康的牙龈是粉色的啊!"这句话道出了洁牙的真谛——不是消费,而是对口腔健康的必要投资。下次见到牙医建议你洗牙时,别急着拒绝,可能你的牙齿正在求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