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人以为牙龈出血只是小事,刷牙时看到血丝也没当回事。直到某天发现牙齿松动,才慌慌张张去看牙医,结果被告知已经发展成牙周病。其实,牙周病早期发现并不可怕,可怕的是你一直忽视它。
牙周病简单来说就是牙齿周围组织的慢性炎症。我们的牙齿不是直接长在骨头里的,而是通过牙龈、牙槽骨等结构固定。当细菌在牙齿周围堆积形成牙菌斑,就会慢慢侵蚀这些支撑组织。如果不及时清理,牙龈会红肿出血,牙槽骨也会逐渐被,终导致牙齿松动甚脱落。
1. 刷牙时牙龈出血:这是早期的警告信号,很多人误以为是刷牙太用力造成的。
2. 牙龈红肿:健康的牙龈应该是粉红色且紧贴牙齿的,如果变得鲜红肿胀就要当心。
3. 持续性口臭:牙菌斑发酵会产生特殊臭味,普通漱口水治标不治本。
4. 牙齿变长:其实是牙龈萎缩导致牙根暴露,这个阶段往往已经发展中度牙周炎。
5. 牙齿松动:当牙槽骨被超过1/3,牙齿就会开始晃动,这时候治疗难度大大增加。
牙周病可怕的地方在于它的隐蔽性。初期不痛不痒,等出现明显症状时往往已经发展到中期。更令人担忧的是,研究显示牙周病菌可能通过循环影响全身,增加心脑血管疾病、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风险。孕妇如果患有重度牙周炎,早产概率更是普通人的7倍。
"洗牙会让牙缝变大"——事实上牙缝是因为原本填满的牙结石被清除后才显露的。
"牙齿不疼就不用看医生"——等感觉到疼痛时,通常已经发展到需要复杂治疗的程度。
"用止血牙膏就行"——这类产品只能暂时掩盖症状,根本问题仍在继续恶化。
预防牙周病的关键在于日常清洁:每天少刷牙两次,配合使用牙线清理牙缝,每半年到一年洗牙一次。已经出现症状的朋友也别慌,现代牙周治疗已经非常成熟:
1. 基础治疗:通过超声波洁治和刮治去除牙结石
2. 药物治疗:局部使用抗菌凝胶控制感染
3. 手术治疗:对于病例可采用牙龈翻瓣术等微创方法
记住,牙周病治疗越早开始,越好。如果等到牙齿松动再就医,可能就需要花费更多时间和,还不一定理想。
吸烟者:烟草会加速牙槽骨吸收,使治疗大扣。
孕妇:激素变化容易引发妊娠期牙龈炎。
糖尿病患者:血糖控制不佳者更容易出现的牙周。
家族遗传者:如果父母牙齿早失,子女要特别注意预防。
牙周病虽然常见,但完全可防可控。关键是要打破"不痛不治"的错误观念,把定期口腔检查当作生活常态。毕竟,再好的假牙也比不上自己的真牙,您说对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