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人觉得牙齿健康是小事,等到牙疼、牙龈出血才后悔莫及。其实,口腔问题完全可以预防,关键就在日常习惯。今天我们就来,普通人如何通过简单的方法保护牙齿,省下看牙医的麻烦和费用。
很多人习惯早晚刷牙,但方法不对等于白刷。正确的刷牙姿势是:牙刷倾斜45度对准牙龈沟,轻轻颤动清洁牙龈边缘,每次少2分钟。记住,用力过猛反而会损伤牙釉质和牙龈。
建议选择软毛牙刷,每3个月更换一次。电动牙刷清洁效率更高,但手动牙刷用对方法同样有效。牙膏选含氟的就好,不需要追求高价产品。
刷牙只能清洁60%的牙面,剩下的40%藏在牙缝里。这些地方食物残渣堆积,容易引发龋齿和牙龈炎。每天睡前用一次牙线,能有效清除牙菌斑。
如果牙线操作困难,可以试试牙线棒或冲牙器。刚开始用可能会有轻微出血,坚持一周后牙龈状况会明显改善。
即使每天认真刷牙,牙结石也会慢慢堆积。这些硬化的菌斑会刺激牙龈,导致红肿、出血甚牙齿松动。建议每半年到一年洗一次牙,清除牙结石。
很多人误以为洗牙会让牙缝变大,其实变大的不是牙缝,而是原本被牙结石占据的空间。洗完牙后牙龈会更健康,口气也会变清新。
碳酸饮料、果汁中的酸性物质会腐蚀牙釉质,喝完建议用清水漱口。粘性大的糖果、饼干容易残留在牙面,增加蛀牙风险。坚果、苹果、胡萝卜这类需要咀嚼的食物,反而能帮助清洁牙齿。
如果忍不住吃甜食,好集中在正餐后吃,而不是分散在全天。晚上刷牙后坚决不吃东西,让牙齿有足够时间修复。
很多家长觉得乳牙反正要换,不用太在意。其实乳牙健康直接影响恒牙发育。从宝宝长出颗牙开始,就要用纱布或指套牙刷清洁。
3岁后可以教孩子自己刷牙,但要到7岁左右。窝沟封闭是预防儿童龋齿有效的方法,建议6-8岁做恒磨牙的封闭。
如果实在没时间细致护理,少做到:晨起和睡前认真刷牙2分钟、随身携带无糖口香糖(咀嚼10分钟能刺激唾液分泌,中和口腔酸性)、每半年做一次口腔检查。
牙齿健康需要长期投入,但回报是几十年后还能用自己的牙齿吃饭。从现在开始改变习惯,你会发现看牙医的次数越来越少,钱包和牙齿都会感谢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