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刷牙时总觉得牙缝漏风?咬东西使不上劲?牙齿缺失不仅影响吃饭,时间久了还会导致面部塌陷。作为从业10年的医美行业观察者,今天就用直白的话告诉你:牙齿修复不是越贵越好,关键要选对方法。
门诊里常有年轻人举着咖啡渍牙齿问:"这个能补吗?"对于小范围缺损,树脂补牙确实是性价比之选。操作过程就像捏橡皮泥,医生会匹配你的牙色,40分钟就能完成。不过要注意,树脂材料用个3-5年可能会变色,啃螃蟹壳这种硬活儿还是交给其他牙齿吧。

见过不少患者拿着断牙来,这种情况就像给牙齿戴个保护套。磨去部分牙体后,全瓷冠能90%以上咬合力。现在主流的是二氧化锆材质,透光性接近真牙,做核磁检查也不用拆。但需要提醒的是,做冠要磨除部分健康牙体,就像装修得先砸墙,这个决定要慎重。
大伯去年种了牙,现在啃苹果比我还利索。种植体相当于人造牙根,直接植入牙槽骨,稳定性好。别看小小一颗"螺丝",前期的骨量评估、中期的植入、后期的牙冠适配,每个环节都考验医生技术。价格确实高些,但用20年算下来,日均成本不到2块钱。
1. "缺颗后牙不影响美观就不用管"——后牙缺失会导致前牙过度受力
2. "等所有牙都坏了再一起修"——拖延治疗会增加后续修复难度
3. "明星用的材料肯定好"——适合自己牙况的才是好的
见过花大钱做修复,半年后又来返工的。再好的修复体也怕碳酸饮料长期浸泡,建议使用冲牙器清理牙缝,每半年做次洁牙。记住,牙齿不是一次性消费品,日常养护才是长久之计。
后给个实在建议:先拍个牙片看看牙根情况,就像买房前要看地基。不同修复方式没有好坏,关键要符合你的口腔条件和使用需求。有具体牙齿问题可以留言,我会从角度给出客观建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