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上刷牙时牙龈出血?吃苹果留下血印?这些看似小问题,可能是牙周病发出的警报。作为成年人失牙的首要原因,牙周病影响着我国近90%的人群,但多数人直到牙齿松动才意识到问题的性。今天,我们就来这个潜伏在口腔里的健康。
当牙菌斑长期堆积在牙齿和牙龈交界处,细菌产生的会刺激牙龈,引发炎症反应。如果不及时清理,这些菌斑会钙化形成牙结石,像水泥一样牢牢附着在牙齿根部,进一步牙周组织。终导致牙龈萎缩、牙槽骨吸收,就像大树根部土壤流失一样,牙齿逐渐失去支撑。
1. 牙龈出血:健康的牙龈刷牙时不会出血,出血说明已有炎症
2. 持续口臭:细菌代谢产物会产生异味
3. 牙龈颜色变深:从粉红变为深红或紫红
4. 牙齿变长:实际上是牙龈退缩导致的视觉变化
5. 牙齿敏感:牙龈退缩使牙根暴露
6. 咀嚼无力:牙周组织影响咬合功能
牙龈炎阶段:仅牙龈红肿出血,此时清洁可完全。
早期牙周炎:出现牙周袋,X光片显示轻微骨吸收。
中晚期牙周炎:牙齿松动移位,可能出现脓肿,骨吸收超过牙根1/3。
每天早晚要使用巴氏刷牙法,配合牙线清洁牙缝。建议选择小头软毛牙刷,刷牙时间不少于2分钟。每半年到一年进行一次洁牙,就像给牙齿做深度清洁SPA。吸烟人群要特别注意,尼古丁会掩盖牙龈出血症状,延误病情发现。
基础治疗包括龈上洁治和龈下刮治,相当于给牙根做"大扫除"。对于病例,可能需要进行牙周手术再生治疗。值得注意的是,牙周病治疗不是一劳永逸,需要定期维护,就像糖尿病需要持续控制一样。
洗牙会使牙缝变大? 其实是清除了本就该去除的牙结石。
治疗会很痛吗? 现代技术已经能让治疗过程更舒适。
能完全吗? 早期可逆,中晚期只能控制发展,无法完全复原。
孕妇激素变化易引发"妊娠性龈炎",糖尿病患者伤口愈合慢,心脏病患者更要控制口腔感染。这些人群需要制定个性化的口腔护理方案。
牙齿是我们使用久的器官之一,保护牙周健康就是为未来储蓄口福。如果发现上述任何症状,建议尽早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。记住:在牙周病面前,预防胜于治疗,早期干预好过晚期补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