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孩子从长出颗乳牙开始,口腔健康就牵动着每位家长的心。什么时候该做次口腔检查?乳牙蛀了要不要补?如何预防孩子的龋齿?作为从业10年的医美编辑,我整理了家长多的5个实际问题,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为您解答。

许多家长认为“等孩子牙齿长全再说”,其实这是个误区。根据中华口腔医学会建议,颗乳牙萌出后6个月内(通常1周岁左右)就该做口腔检查。早期检查能发现喂养姿势是否影响牙齿发育,医生还会指导家长正确清洁婴儿牙齿的方法。定期3-6个月检查一次,能有效预防“奶瓶龋”等常见问题。
“反正会换牙”是大的认知偏差。乳牙蛀坏不仅影响咀嚼功能,可能导致恒牙排列不齐,时还会引发根尖炎症,伤害下方恒牙胚。临床上遇到不少因乳牙早失导致恒牙错位的,后期矫正费用往往是补牙的十几倍。如果发现孩子牙齿出现黑点、黄斑或食物嵌塞疼痛,建议72小时内就诊。

预防胜于治疗,这两项技术能降低60%以上龋齿风险:
1. 涂氟:3岁起每半年一次,医生用软毛刷将氟化物涂在牙齿表面,过程就像刷牙一样,耗时约3分钟。氟能增强牙齿抗酸能力,尤其适合爱吃甜食的儿童。
2. 窝沟封闭:6-8岁恒磨牙完全萌出后,用流动树脂填平牙齿表面的深沟缝,避免食物残渣堆积。一次操作可保护牙齿3-5年,通常能报销部分费用。
儿童牙科诊所会通过这些方法缓解焦虑:
• 诊室布置卡通元素,候诊区绘本玩具 • 使用香蕉味抛光膏、草莓味氟化泡沫 • “告诉-演示-操作”三步沟通法,比如先把器械放在孩子手上观察 • 治疗中通过动画片分散注意力
家长切记不要用“再不听话就让医生打针”恐吓孩子,提前用《牙医的》等绘本做心理建设更好。

1. 牙刷选择:2岁前用硅胶指套,3-6岁选小头软毛牙刷,刷柄要有防滑设计。电动牙刷需等孩子能含漱不吞咽时再用(通常7岁后)。
2. 牙膏用量:3岁以下用米粒大小含氟牙膏,6岁前不超过豌豆大。注意选择低泡配方,避免孩子因泡沫刺激抗拒刷牙。
3. 饮食习惯:控制两餐间零食频率,食用后及时漱口。苹果、胡萝卜等硬质食物能辅助清洁牙齿,但黏性大的奶糖、果脯要尽量避免。
儿童口腔问题预防比治疗更重要。建议家长每半年带孩子做一次口腔检查,养成良好的刷牙习惯。如果发现牙齿异常,尽早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,不要轻信“乳牙蛀了不用治”的说法。您还有哪些具体问题?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