牙龈出血、口臭、牙齿松动……这些可能是牙周病给你的警示信号。作为仅次于龋齿的口腔常见病,我国35岁以上人群牙周病患病率超80%。但很多人直到牙齿脱落才意识到问题性。今天我们就用直白的语言,讲清楚牙周病的防治要点。
阶段1:牙龈炎 刷牙时牙刷上有血丝,牙龈颜色变红,这是早的警报。此时牙槽骨尚未受损,清洁就能逆转。
阶段2:早期牙周炎 牙龈开始萎缩,牙缝变大,冷热敏感明显。X光片可看到牙槽骨轻度吸收,需要龈下刮治等干预。
阶段3:重度牙周炎 牙齿明显松动甚移位,牙龈红肿溢脓,可能伴随全身乏力。此时牙槽骨吸收超50%,治疗复杂且有限。
根据临床治疗方案不同,费用差异较大:
基础治疗: 超声波洁牙(200-400元)+ 抛光(100-200元),适合牙龈炎阶段。
中度治疗: 全口龈下刮治(800-1500元)+ 局部用药(200-500元),针对早期牙周炎。
复杂治疗: 翻瓣手术(单区2000-3000元)+ 骨粉填充(按量计费),适用于骨缺损病例。
需要说明的是,吸烟、糖尿病患者治疗周期更长,费用可能上浮30%左右。
误区1:洗牙会让牙缝变大 牙缝本就是牙结石侵占的空间,清除后反而阻止病情恶化。
误区2:出血就该停止刷牙 轻柔的巴氏刷牙法能改善牙龈充血,弃刷只会加速菌斑堆积。
误区3:治疗一次就能 牙周病需要3-6个月复查维护,就像高血压需要长期管理。
1. 选择小头软毛牙刷,每天两次采用巴氏刷牙法(牙刷与牙龈呈45度角)
2. 牙线使用比冲牙器更重要,能清除80%的邻面菌斑
3. 每半年做一次口腔检查,吸烟者建议缩短3个月
4. 控制血糖和血压,这些慢性病会加速牙槽骨流失
后提醒:如果出现持续口臭、牙龈发胀或牙齿移位,建议尽快到正规医疗机构的口腔科就诊。早期干预不仅能节省治疗费用,更是保住天然牙齿的关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