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的牙齿健康是很多家长特别关心的话题,可一旦发现孩子有了蛀牙、牙齿不齐或者牙痛,到底该怎么处理才合适呢?是不是一定要做治疗?儿童牙齿治疗又包括哪些项目?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个话题,帮助家长更好地做选择。
孩子的乳牙和年轻恒牙牙釉质比较薄,抗酸能力弱,加上饮食习惯中甜食、零食较多,清洁不到位的话,就非常容易引发蛀牙。另外,牙齿排列不齐、牙颌发育异常等,也是常见的问题。如果不及时治疗,不仅会影响咀嚼和发音,还可能导致恒牙发育异常。
儿童牙齿治疗并不单指“补牙”,它其实包括多个方面:比如窝沟封闭、涂氟防龋、补牙、根管治疗、牙齿矫正、拔除滞留乳牙、早期咬合诱导等。具体要做哪些,得根据孩子的口腔检查结果来定。
一般来说,孩子长出颗乳牙后,就应该开始定期口腔检查。3岁左右可以开始涂氟,6岁左右恒磨牙萌出后建议做窝沟封闭。如果已经发现明显蛀牙或牙齿排列问题,则应尽早干预,不要等到孩子喊疼才处理。
大的区别在于,儿童牙齿治疗更注重预防和早期干预。另外,孩子的配合度普遍不如,所以医生在操作时会更注重沟通和心理引导,避免让孩子对看牙产生恐惧。使用的材料也多以儿童专用为主,比如色彩鲜艳的补牙材料,让孩子更容易接受。
除了孩子主动喊牙疼,家长还可以注意这些信号:牙齿表面有黑点或白斑、食物容易塞牙、刷牙时牙龈出血、牙齿排列明显不齐、经常用一侧咀嚼、睡觉磨牙等。有这些情况建议尽快带孩子去看牙医。
首先,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和的儿童牙科医生非常重要。就诊前家长可以提前用孩子能理解的语言解释看牙的过程,减少他们的紧张情绪。不要用“看牙就要拔牙”之类的话吓唬孩子。治疗当天避免让孩子空腹,也不要刚吃完甜食就直接就诊。
牙齿治疗结束不等于一劳永逸。家长要帮助孩子做好日常清洁,刷牙和使用牙线,控制甜食摄入,并每3-6个月做一次口腔检查。对于做了矫正的孩子,更要按医生要求佩戴保持器,定期复查。
儿童牙齿治疗是一项需要家长和医生共同配合的系统工作,早预防、早发现、早处理是关键。不要因为乳牙迟早要换就忽略治疗,它直接影响孩子恒牙的健康和面部发育。如果不确定该从哪里入手,不妨先约一次的儿童口腔检查,让医生给出针对性建议。
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拥有一口健康整齐的牙齿,自信微笑,快乐成长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