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随着大家对口腔健康的关注度提高,越来越多人开始重视定期洗牙。但仍然有不少人对洗牙存在疑问:洗牙真的有必要吗?会不会伤害牙齿?会不会痛?今天我们就来详细洗牙这件事,帮你一次搞懂所有关键问题。
洗牙,上称为“洁治”,是指通过器械清除牙齿表面的牙菌斑、牙结石和色素沉淀,帮助预防牙周病、牙龈炎等口腔问题的过程。很多人误以为洗牙只是让牙齿变白,其实它的核心作用在于清洁和预防,是维持口腔长期健康的重要方式。
一般来说,一次完整的洗牙包含以下几步:首先是口腔检查,医生会先观察你的牙齿和牙龈状况;接下来会用超声波洁牙机震动震碎较大的牙结石;然后使用手工器械进行精细刮治,尤其针对牙龈边缘等难清理区域;之后是喷砂或抛光,去除色素并使牙面光滑;后一步是冲洗和上药,根据情况可能会做感处理。

这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。实际上,规范操作下的洗牙并不会损伤牙齿。牙釉质的硬度远大于洁牙器械,医生操作时会注意控制力度和角度。有些人洗牙后会出现暂时性的牙齿敏感或牙龈出血,这通常是因为牙结石清除后牙根暴露所致,一般几天内就会缓解。
以下几类人群建议保持定期洗牙的习惯:日常吸烟、喝浓茶或咖啡的人;正在接受牙齿矫正的人;牙龈容易出血、常有口腔异味的人;以及糖尿病患者等免疫力较弱的人群。一般建议每半年到一年洗一次牙,具体频率可根据个人口腔状况和医生建议调整。
洗完牙后的两小时内好不要进食,24小时内避免饮用有色饮料如咖啡、茶或红酒。如果出现牙齿敏感,可选择使用感牙膏。同时要注意维持良好的日常清洁习惯,正确刷牙、使用牙线,才能让洗牙的保持更长时间。
洗牙是一项常规且重要的口腔护理项目,它既能清除日常清洁无法处理的牙结石,也是预防牙周疾病的有效方式。选择正规医疗机构、由医生操作,洗牙过程且舒适。如果你还没有定期洗牙的习惯,不妨从一次口腔检查开始,让医生为你评估是否需要洁牙,为自己的口腔健康多做一步投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