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隔一段时间,朋友圈总会流传着各种关于洗牙的传言——有人说洗牙会让牙缝变大,有人说洗完牙齿会敏感,还有人说洗牙根本就是医院在骗钱。作为在医美行业工作多年的编辑,今天我就用直白的方式,跟大家洗牙这件事。
简单来说,洗牙就是用工具把牙齿表面的牙结石和菌斑清理掉。你可能会问,我天天刷牙为什么还需要洗牙?其实就算刷牙再认真,也难免会遗漏一些角落。日积月累,这些地方的牙菌斑就会钙化成牙结石,就像给牙齿裹了一层"铠甲",普通刷牙根本奈何不了它。
我以前有个同事就是这样,每天刷牙三次,结果体检时医生发现他牙龈下已经堆积了大量牙结石。这种情况就像家里每天扫地,但从来不大扫除,犄角旮旯还是会积灰。
首先直观的就是口气会变清新。很多人总觉得口臭是肠胃问题,其实一部分是口腔里的牙结石在作怪。其次,定期洗牙能有效预防牙龈炎和牙周病。很多人刷牙出血以为是上火,其实这就是牙龈在发出求救信号。
更重要的是,洗牙可以帮我们发现早期牙齿问题。很多人都是等到牙疼得受不了才去看医生,这时候往往问题已经很了。就像车要定期保养一样,牙齿也需要定期检查。
问得多的就是:洗牙会不会让牙缝变大?其实不是洗牙造成了牙缝,而是原本被牙结石填满的缝隙露出来了。这就好比摘掉戴了很久的戒指,手指会有一圈痕迹一样。
还有人担心洗牙会损伤牙齿。现代洗牙设备已经很了,的医生操作是不会伤害牙釉质的。就像用工具清理古董,既要去除污垢又要保护文物本身。
这个因人而异。牙齿比较健康的人,洗牙时基本没什么感觉。如果牙龈炎症比较,可能会有些许不适,但这种不适感远比不上牙疼发作时的痛苦。现在很多机构都有舒适化洁牙选项,对敏感人群会更友好。
建议次洗牙的人可以选择的医生。好比新手理发师和老手理发师的区别,熟练的医生动作会更轻柔,效率也更高。
一般来说,健康成年人每年洗1-2次就够了。如果是吸烟人群或者容易长牙结石的体质,可以适当增加频率。孕妇在孕中期也可以洗牙,但一定要提前告知医生。
有些人以为洗牙越频繁越好,这其实是个误区。过度洗牙反而可能牙齿表面的保护层。就像护肤一样,过度清洁反而会损伤皮肤屏障。
刚洗完牙的1-2天内,建议避免食用过冷过热的食物,也先别喝咖啡、茶这些容易染色的饮品。有些人洗完牙会觉得牙齿有点敏感,这是正常现象,通常几天就会消失。
记得要按时更换牙刷,很多人一把牙刷能用半年,刷毛都变形了还在用。建议每3个月换一次,就像定期更换滤芯一样重要。
不同地区、不同机构的洗牙价格确实有差异。普通洁牙一般在几百元左右,如果要做深度清洁可能会稍贵一些。建议选择正规医疗机构,那些价格低得离谱的,很可能会在后续治疗上做文章。
现在很多都可以报销基础洁牙费用,就诊前可以提前。与其省这点钱,不如想想看牙病治疗要花多少钱。
牙齿健康这件事,预防永远比治疗更重要。很多人舍得花几千块买护肤品,却不愿意每年花几百块护理牙齿。希望大家能把洗牙当成一个常规的健康习惯,而不要等到牙齿出问题了才后悔。
当然,洗牙只是口腔护理的一部分,日常的正确刷牙和使用牙线同样重要。记住,健康的牙齿不仅关乎美观,更影响着全身健康。现在就开始重视起来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