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天早上刷牙时,你有没有注意到牙龈偶尔会出血?或者总觉得牙齿表面有一层洗不掉的"薄膜"?这些可能就是牙结石在作祟。作为口腔健康的"隐形",牙结石不仅影响美观,更是引发牙龈炎、牙周病的罪魁祸首。今天我们就来洗牙这件事,解答大家关心的8个问题。
很多人以为洗牙就是把牙齿"刮薄",这完全是误解。术语叫"龈上洁治",主要是清除牙龈以上的牙结石和菌斑。这些黄色或褐色的硬块,就像糊在牙齿上的水泥,日常刷牙根本刷不掉。牙医会用超声波设备,通过高频振动将结石震碎,再用水流冲走,整个过程不会损伤牙釉质。
这是常见的术后反应。当牙结石被清除后,原本被包裹的牙根会暂时暴露,遇到冷热刺激就会敏感。这种情况一般1-2周就会自行消失,使用感牙膏可以加快。值得注意的是,如果洗牙后长期敏感,可能提示已有牙龈萎缩,需要及时复诊。
对大多数人来说,每年1-2次是理想频率。但抽烟、喝茶咖啡较多的人,或者正在做正畸治疗的患者,建议每半年一次。儿童从6岁起就可以开始定期洁牙,从小培养良好的口腔护理习惯。记住,洗牙不是"一次性工程",定期维护才能保持佳。
要分清"清洁"和"美白"的区别。洗牙只能去除外源性着色,比如烟渍、茶渍,让牙齿本来的颜色。如果是内源性变色(如四环素牙),需要通过冷光美白等其他方式改善。不过确实有很多人反映,洗完牙后牙齿看起来更亮了,这是因为去除了长期积累的污渍。
备孕期的女性要特别注意,孕期激素变化容易引发"妊娠期牙龈炎";糖尿病患者牙龈感染风险比常人高3-4倍;65岁以上人群近七成患有牙周病。这些人群都应该把洗牙纳入常规健康管理。另外,长期服用抗凝药物的人,洗牙前一定要告知医生。
洁牙通常需要40-60分钟,因为要建立口腔档案并检查。后续定期维护一般30分钟就能完成。现在很多机构采用"四手操作"(一位医生配一位护士),效率更高。建议选择上午就诊,因为牙龈出血量会比下午少20%左右。
正规医疗机构都严格执行"一人一机一消毒"制度。所有器械都要经过预消毒-清洗-灭菌三重流程,连手机头(超声手柄)都要单独封装消毒。现在主流诊所还会配备空气消毒机,就诊时可留意消毒公示栏。如果发现重复使用一次性器械,请立即举报。
首先要看是否具备《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》,操作人员必须有口腔执业医师证。价格方面,200-600元是合理区间,超可能是用劣质耗材。建议选择可以全程观看操作过程的机构,真正规范的诊所都支持患者。记住,洗牙后应有的服务包括:抛光、上药、口腔健康指导这三项。
后提醒大家,洗牙后24小时内避免抽烟、喝浓茶,也不要吃过冷过热的食物。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,才是牙齿长寿的秘诀。如果还有其他疑问,建议带着具体问题正规医院的口腔科医生。